版本:v24.5.5.2283 官方安卓版大小:62.64M
类别: 常用工具 系统:Android
立即下载歼35系列战机有多先进?“这个我不敢说”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采写/ 刘栩含编辑/ 石爱华一位商家拿着喇叭,来到消费者小区,喊话买家退还“仅退款”商品“大连的,368元仅退款,谁能帮我?”“我在广东佛山附近,方圆100公里都可以帮忙”……刘晓平视频账号的评论区常被类似的求助填满。天南地北的电商们说着被“薅羊毛”的经历,他们的“痛点”,都源自电商平台的一项售后规则——仅退款。“仅退款”是2021年出现在电商平台的一项售后服务,即满足一定条件,消费者就可以申请“只退款,不退货”。2024年,随着“仅退款”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一些恶意退款的情况开始频繁发生,商家与买家的“较量”也从平台延续到了线下。有商家通过平台客服申诉被“仅退款”的订单,最终被挂断电话;有人通过诉讼程序,尝试要回商品或者货款,但收效甚微。一位电商为了拿回5.51元的手机壳,起诉了一位买家,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花了上千元的诉讼费,只换来“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判决结果。最终,这些遭遇“薅羊毛”的电商们,在“商家互助会”创始人刘晓平的视频评论区相遇,这个成立于2024年5月的“商家联盟”,目的只有一个——敲开恶意退款者的家门,拿回被仅退款的商品或货款。商家互助会的互助流程敲开买家的门2024年7月20日,湖南岳阳的电商陈风接到了一笔特殊的“订单”。“下单”的孙岩远在江西赣州,经营一家家居电商。他告诉陈风,今年5月,一名买家在他店里购买了总价3800元的家具,验收安装一个月后,却来和他说“颜色发错了”。孙岩反复解释,颜色没错,色差是拍摄角度和光线问题,因家具已经安装完成,影响二次销售,不支持退货退款。但没想到,买家申请了“仅退款”。“如果接受不了色差,为什么不在验收的时候反馈或拒收?”孙岩拒绝了对方的仅退款申请,但平台介入后,将钱退给了买家。“商品没问题,客户也正常签收了。”孙岩不解,提起申诉,但平台以“未履行平台规定的服务要求”为由驳回了他的要求。这是孙岩第一次遇到“仅退款”,为了弥补损失,他决定向远在岳阳的买家追回货款,于是他找到了同在岳阳的陈风,希望能替他跑一趟。陈风与孙岩素不相识,将他们联结在一起的,是电商们自发成立的“互助会”。“商家互助会”成立于2024年5月19日,刘晓平是创始人之一。电商们只要进入网站,提交真实的个人信息和经营证明,就可以成为互助会的一员。每位成员需写明自己的“可互助区域”,通常是现居住地及周边地区,当异地卖家遭遇了疑似恶意的“仅退款”,就可以找到与买家同地区的成员帮助上门追回货物或货款。商家互助会内部,有一套刘晓平摸索出来的“流程”。在行动之前,商家之间需要签订一份“委托授权书”,授权后,求助的商家开通“子账号”,让“接单”的商家登陆他的店铺后台,查看订单相关信息。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买家的电话和地址。拿到买家信息后,本地商家要先打电话,解决不了再上门;打电话时尽量使用本地号码和本地口音;语气要和善,先问“你是不是不小心点了仅退款”,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此外,刘晓平维护着商家互助会的民间互助性质,“一旦发现有人私下收取报酬,就立刻封号。”几个月时间,商家互助会已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区域,注册成员达两万余人,每天的求助量近1000单。商家互助会的成员相互帮忙,已成功追回了货款近5万笔。陈风是第一批加入商家互助会的人,这套3800元的家具,是他接到的第二笔“订单”。他拿到买家的收货地址,发现离自己不到两公里。上门后,他说自己就是家居店铺的店主,希望买家归还货款。但买家不服气:“仅退款是平台制定的规则,我为什么不能用?”僵持之下,陈风报了警。他告诉深一度,或许是害怕事情闹大,警察调解后,对方最终还是支付了3800元的货款。同为电商,陈风对孙岩的遭遇感同身受。他从事的小零食生意,一单的利润只有五毛钱,如果有人仅退款,算上成本,一单就要损失近十元。有时,一个月能遇到将近100个仅退款的订单,“买家随意提交一张图片,(平台)就直接仅退款了。”尽管替别人上门追回货款会耗时耗力,陈风还是愿意去。“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原则问题。”福建莆田的商家李文杰也有过帮别人上门追款的经历。委托的商家汪晓峰是江苏徐州人,一位莆田的买家在5月7日到5月29日之间,在他的店铺下单13笔,购买了31件衣服,随后通过仅退款和退货退款但少寄回货物的方式,让汪晓峰损失了3000余元。汪晓峰曾拒绝对方的仅退款申请,但买家申请平台介入后,很快就退款成功。其实,汪晓峰的店铺平均每月都能遇到二三十单“仅退款”,接近订单总量的十分之一,“没法每一单都去追回,太耗费精力。但这次金额实在太大。”于是汪晓峰通过商家互助会找到了李文杰帮忙。李文杰7月份加入商家互助会后,一共接手过三笔“订单”,其他两笔都在打电话的环节就顺利解决,“几十块钱的东西,对方也不好意思。”唯有汪晓峰的这一单完成得颇为艰难。他给买家打电话时遭到辱骂,上门后对方也迟迟没有现身。无奈之下,他选择了报警。经过警方的调解,买家最终退还了货款和9件衣服。这次上门,买家虽然同意了退款,却说李文杰“敲坏了他的门锁”。好在他上门时一直在直播,留下的视频资料成了他自证清白的证据。李文杰说,自己的网店也经常碰到“仅退款”,他乐意花时间免费帮助其他商家追款,只是为了公平地交易。一位买家退回商品时,故意少寄了几件衣服弹窗与申诉“仅退款”是始于2021年的一项电商平台售后机制,最初适用于生鲜类商品,如今普及到几乎所有商品类型。仅退款创立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商家的售后服务,优化消费者体验。但许多商家提到,该规则也逐渐出现被滥用的现象,甚至滋生了“薅羊毛”的灰色产业链。深圳的商家郑宇告诉深一度,有买家在他的网店里购买了价格为3.74元的手机壳,收到货后以“不想要了”为由申请了仅退款。但郑宇发现,这名买家却在商品的评论区留下了带图五星好评,配文“超级好”,并领取了好评返现0.5元。“找个你确认收货的商品,然后去找差评图片,没有就去搜同款或者p图,之后联系人工客服,就说是商品质量问题,把图片发过去,不要和客服说仅退款,客服会给你发过来(仅退款),第1次如果申诉失败,就去第2次,第2次就会成功。”这是一份在网上搜索到的“仅退款教程”。在一些“内部群”中,各大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拆解思路”广为流传,只要进群就能“跟车吃肉”。甚至出现了“代退款”的业务,操作者帮助客户申请仅退款,退款到账后五五分成。更多时候,对于买家来说,“仅退款”是平台主动提供的一种选择。许多受访商家都频繁地提到一个词——弹窗。当买家与卖家沟通商品问题时,平台经常会以弹窗形式介入聊天,为消费者提供“仅退款”的选项。而一旦弹窗出现,商家端的聊天就会被终止,无法再向消费者发送任何信息。“(买家)只要说商品质量不好,再加上几句骂人的话,弹窗就会出现。”电商李勇发现,当聊天中出现“质量问题”等字眼,或消费者表现出明显的愤怒时,平台自动弹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他做过一个实验,在某知名品牌旗舰店购买咖啡后,对商家客服说自己喝了咖啡“一直拉肚子”,弹窗出现,表示可以帮他申请“退货退款”,同时运费由平台承担。李勇没有理会,继续强调自己腹泻的严重程度,很快弹窗又一次弹出,为他提供了“全额退款,同时商品可以自行处理”的方案。一旦仅退款的弹窗被触发,商家再想申诉,并不容易。对于有争议的“仅退款”订单,平台提供了申诉渠道,“但这些规则更像是走个流程”,商家郑宇以某平台的售后服务规则举例说,平台规定,商家有权拒绝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但消费者可在商家拒绝后5日内再次提交申请,或直接申请平台介入处理。郑宇曾驳回了一名买家领取好评返现红包后的仅退款申请,但第二天平台协助买家介入,仅用了34秒就退款成功。郑宇告诉深一度,根据规定,在平台介入作出处理结果后,商家仍有向平台发起申诉的机会,但“基本上都通不过”。一次申诉失败后,他直接打电话给人工客服,询问为什么在买家没有给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平台支持仅退款申请。客服说买家发送了图片凭证,郑宇刚要求对方出示,电话就被挂断。胜诉率25%申诉“失灵”,许多商家开始转向诉讼途径。“我只是想要一个公道。”2023年底,郑宇决定将一名消费者告上法庭。对方在他的店铺里购买了两个手机壳,共计5.51元,收货后说“是坏的”,平台主动介入了聊天,为对方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手机壳)明明是你自己摔坏的,而且只坏了一个,怎么退了两个的钱?”郑宇找消费者理论,对方却说“是平台给我退的”。他愤怒地打出一行字:“看看平台最后会不会替你给(被起诉的)钱”。这是郑宇做电商以来第一次起诉自己的客户,光是律师咨询费就花了一千多元。后来有人向他推荐了一家律所,专门代写诉状、调档、申请立案,但不负责出庭。“出庭是另外的价格”。从决定起诉到5月份正式立案,经过了半年的时间,律师费800元、调档费400元、打印费50元、快递费21元……郑宇将这些开销写进了起诉状,希望法院能够判令被告承担全部费用,但法院最终驳回了他全部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认为,双方既然选择了该平台进行交易,就应当认定均同意平台的相关规则与纠纷处理方式,平台依据规则做出的决定,商家应当履行。在判决中,消费者的仅退款行为因平台“介入并同意”而得以免责,如果商家想要继续追责,就只能去找平台,“按照其与平台间的相关协议另行解决”。即使能够胜诉,商家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23年5月到8月间,陈风陆续起诉了三四十名仅退款的买家,案件全部在网上开庭,他没有请律师,所有的材料都自己一个人解决,甚至报名了成人大学专门学习法律。但起诉占据了他工作之外的全部精力,一个案件短则几周、长则数月,他很快就无法承受这种时间成本。去年8月,他决定将案件委托给律师处理。陈风与刘晓平2023年4月就在网上结识。当时刘晓平扮演着“编外律师”的角色,给商家提供仅退款起诉“教程”,教商家如何去用法律手段维权。“2022年、2023年,商家都在走起诉这条路。”刘晓平告诉深一度,他收集了约4600份判决,发现商家能够胜诉并拿回诉讼全部费用的比例不足25%。他还提到,2022年后,很多仅退款案件都无法在互联网法院开庭,只能到被告所在地去起诉,这意味着商家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在这个背景下,成立了商家互助会。”刘晓平认为,不同区域之间的商家互相帮助,上门直面消费者,追回货物或货款,已经是目前的“最优解”。一位商家上门时,打开了视频直播互助的新问题陈茜没有想过,因为申请了“仅退款”,自己会成为被告。今年6月,她在一家零食电商购买了干果,收到货后发现包装漏气。她找到店铺客服,但对方不承认包装有质量问题。向平台反馈后,平台客服给出了“仅退款”的选择,但陈茜觉得似乎“退货退款”更加合理。她反复强调“我是因为商家的态度才找你们(平台)的”,但平台客服不停发出弹窗,让她申请仅退款。出于对平台的信任,陈茜最终申请了仅退款,并给了商家差评。很快她接到了商家的电话,对方要求她“要么补货款,要么删差评”。陈茜告诉深一度,自己可以接受退货退款,只要商家能够承担运费,自己可以寄回商品,但商家不同意。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自己被商家起诉了。“自己干的事自己清楚”、“薅羊毛很爽吧,货也拿了,款也退了”。商家曾发短信问陈茜是否愿意协商处理,但沟通过程中,这几句话彻底激怒了她,她发现自己被商家当成了“羊毛党”。陈茜不明白,明明是商品存在问题,仅退款的弹窗也是平台弹出的,为什么商家要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自己?得知被商家起诉后,陈茜再次找到了平台,希望平台可以出面与商家内部解决问题,平台客服却说无法处理,希望她“积极应诉”。实际上,平台和法院无法彻底调和的仅退款问题,“商家互助会”也无法根本解决。往往拿回了货款的同时,也会伴有新的问题发生。陈风回忆,他加入商家互助会后接的第一笔“订单”来自一位青岛商家,货物是价值88元的化妆品。在他上门之前,对方已经被买家以“服务态度不好”为理由投诉,并被平台处以罚款。虽然他最终成功地让买家寄回了仅退款的商品,但“下单”的青岛商家却又接到了一笔投诉,理由是“线下骚扰”。仅退款的事情解决了,但新投诉又让商家被迫回到了平台的“规则之内”。此外,商家的互助行为,也有未知的法律风险。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黄伟律师告诉深一度,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处理,必须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消费者未明确同意将其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那么商家之间共享个人信息可能构成违法。在现实面前,义务帮助有时也无法保证随时随地的抵达。李勇加入商家互助会后,也曾向其他商家寻求帮助,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给予积极回应。“有的人只愿意打个电话,有的人会找各种理由,天气太热、身体不舒服、太忙,说自己不方便上门。”9月底,刘晓平发布视频,宣布自己将不再参与“商家互助会”网站的维护,转而将商家互助的模式改为传统的微信群来运行。他称,这些微信群将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他和团队会加入到每一单互助之中、全程帮助,让商家不再“单打独斗”,“避免之前因为人少、商家不熟悉流程而不愿意帮忙的尴尬局面。”“商家互助群以缴纳会费的模式进行。”刘晓平坦言,收费是因为自己无力承担运营200多个互助群所要付出的成本,“我雇了5个客服,每月单工资支出就要2万元;我们不仅要对每一单进行协调,还要承担仅退款高发地区商家上门的一些车马费。”以会费为支撑,让互助继续进行下去,是他为“最优解”找寻到的出路。“商家互助会是否有未来、能够达成什么目标,我不知道,但我固执地认为这样做没有错。”(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除刘晓平外均为化名)【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过去一周,海立股份(600619.SH)连续5个涨停,累计涨幅61%。周五(11月8日)晚,海立股份宣布在近两日遭到股东减持,实施减持的股东是入股超6年的格力电器(000651.SZ)。减持后,格力电器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格力持股降至5%以下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格力电器持有海立股份9022.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1%,为第二大股东。根据最新公告,今年11月7日至11月8日,格力电器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海立股份676.37万股,减持比例为0.6302%。海立股份称,此次权益变动后,格力电器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由5.03%变动至4.40%,格力电器及其一致行动人香港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由5.63%变动至4.999993%,将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海立股份发布提示性公告Wind统计显示,11月7日至11月8日两个交易日,海立股份平均股价为18.1元/股,估算格力电器在这两个交易日减持的成交额约为1.22亿元。根据海立股份公告,格力电器从今年10月10日开始不断在二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卖出其对海立股份的持股,10月10日至11月5日卖出了1073.13万股,11月6日更是大举卖出了2555.16万股,11月7日至11月8日继续卖出676.37万股。格力电器卖出其对海立股份的持股以海立股份8日收盘价估算,格力电器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剩余约5%股份,整体价值约10亿元。资料显示,海立股份主营业务为从事制冷转子式压缩机、制冷电机及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领域为家用空调、汽车等。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2017年至2018年期间,格力电器曾两次举牌海立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推升至10%以上。交易所曾一度下发问询函,要求格力电器进一步明确其购买公司股票是否与获取公司控制权有关。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立跟我们长期有合作关系,我们是海立最大的客户。不一定是要控股它,但我们可以参与进去,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成了海立的股东,从技术上可以更好地沟通。我们希望把海立做大,能够做成一个世界级的压缩机厂,不是为了争取控制权。我们不靠股票升值赚钱,而是希望把海立做得更好。”海立股份所在大厦 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未接到重组信息9月中旬以来约两个月时间,海立股份股价出现大幅上涨,从5元附近一路震荡攀升,到11月8日收盘报18.62元/股,涨幅超过270%。本周(11月4日至11月8日)海立股份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实现“五连板”。海立股份股价出现大幅上涨近期,市场传言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微电子”)正在筹划“借壳上市”,可能的对象包括海立股份、上海电气(601727.SH)等上市公司。天眼查APP显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海立股份、上海微电子、上海电气三家企业的控股股东。11月7日晚,海立股份公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对于社会舆情中讨论涉及的公司重组等传闻,公司未接到控股股东关于上述传闻事项的有关信息。经公司征询,控股股东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于11月6日回函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正在策划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业务重组等。10月30日,海立股份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73亿元,同比增长1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1.09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92亿元,同比下降0.06%。编辑|||卢祥勇 盖源源校对|赵庆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上市公司公告、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首场飞行表演正在进行 惊艳首秀新型隐形战机歼-35A登场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此外,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被称为“三箭齐发”的这三项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8日,美国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媒体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法新社称,这是中国近年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计划之一,旨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并提振经济。能发挥“一石二鸟”作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作的说明,并对议案进行了审议。会议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结果报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讲话 资料图蓝佛安11月4日在说明中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要求各地在坚决遏制增量的基础上,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于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201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统筹政策安排和各类资金资源,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整体有所缓解。截至2023年末,全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14.3万亿元。按照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126.06万亿元计算,考虑法定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后的全国政府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67.5%。2024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税收增长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与各地此前对化债资源的预期有一定差距,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难度增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结果报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国务院提出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支持各地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185.08亿元增加到355185.08亿元。“中国最高立法机关结束了为期近一周的会议,会议结束后不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香港《南华早报》8日称。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财政部门将按程序尽早下达分地区限额,地方政府将依法做好债券置换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依法做好监督工作。蓝佛安表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一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二是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三是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四是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从政策效应看,能够发挥“一石二鸟”作用。一方面,解决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此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地方隐性债务存在“爆雷”风险 资料图“重大决策部署”“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蓝佛安8日说。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大规模增加债务限额和资金投入,体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在宏观上将继续采用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实际行动。通过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中央政府旨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释放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这将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上述举措与此前政策一脉相承。今年以来,政府持续采取措施,调整利率、支持房地产市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等,旨在提振民众信心,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此次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与之前政策将产生协同效应。彭博社8日报道称,此次化债措施是在中国寻求控制财政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努力的背景下推出的。其规模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上限相符。今年9月底以来,更多支持性措施的出台推动中国股市历史性大涨。与此同时,包括高盛在内的一些国际银行也调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认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措对打破通缩螺旋“至关重要”。报道称,初步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最新一轮财政支持措施似已起到一定效果。10月,中国房地产销量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较上月有所增长。高盛等国际银行调升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正积极谋划下一步财政政策“备受期待的刺激措施将帮助中国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南华早报》8日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显示出反弹迹象,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份重回扩张区间。路透社引述瑞联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卡萨诺瓦的分析称,中国并没有释放全部“火力”,要等更清楚地了解美国新政府下步计划之后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财政部长宣布,中国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蓝佛安8日表示,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其中:日本249.7%、意大利134.6%、美国118.7%、法国109.9%、加拿大107.5%、英国100%、巴西84.7%、印度83%、德国62.7%;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从举债用途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央的最新举措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筑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基,而且有利于激发地方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确保实现今年5%经济增长目标的决心。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特约记者 甄翔
毕业工作、买房安身、结婚生子,传统“社会时钟”将年龄标好了刻度,裹挟着年轻人打卡式步步向前,脱轨或延迟都成为“非常规选择”。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提出“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他表示,“啃老”并非不劳而获、消极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过程。年轻人毕业后无须急于工作,应当趁年轻挖掘兴趣、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即使花两三年探索世界后没有很快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还是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在不少人看来,“啃老”一说推翻了传统社会时钟、打破传统代际模式,也颇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在诸多人努力追求确定性的时代,却强调保持“不确定性”的意义;在学历挤压、职业焦虑的现状下,毕业即工作并非唯一路径。“到跨文化、跨文明的时空里拓宽生命体验,或许会获得新的自我关照。”“别轻易放弃探索自己的才华点,要努力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不管是时代的资源,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学识、认知资源,都不应该被浪费。”在梁永安眼中,置身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城市化、中产化发展轨迹之下,年轻人积蓄精神力量、拓宽创造空间,将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动能。当下每一个青年的个体选择,终将汇集为河流的形状,成为社会潮涌奔流的方向。这也成为他反复叙说的意义。图为梁永安 资料图【对话梁永安】澎湃新闻:关于“提倡有条件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啃几年老”,可否介绍一下你说的“啃老”是什么含义?这样的建议有什么具体的语境吗?梁永安:关于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这样的话我其实在多个场合提到过不止一次。所谓“啃老”并非指追求安逸、直接躺平、不劳而获。而是建议年轻人在大学刚刚毕业之后,先不着急直接投入工作。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可以给自己两三年时间,慢下来探索自我、理解差异、认识世界,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如此能帮助他们走得更远。在我看来,一个年轻人如果按部就班地从毕业到就业,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缺环”,也就是缺少自我探索阶段。没有走过世界,就没有能力理解世界的广泛和差异性,眼下虽然安稳,但后面会缺失竞争力和生长力。其实这样的建议有一定的语境。按照社会人口统计,现在中国18到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这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理应拥有更高质量、更具创造性的发展。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学历挤压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人选择的质量开始下降,人生的可能性更加逼仄。甚至有不少人觉得毕业后无业会被判定为“失败”,为了逃避“无业焦虑”,有时候会仓促地选择一份工作就起步。但如果将就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年轻人很容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倦怠。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意识到,目前的工作选择空间只是被前一代人建构出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会分工体系外,还有很多工作选择的“空白”。年轻人应该尽量避免受限于被规定好的狭窄劳动空间,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长点。很多时候,思维的受限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觉得可以考虑借鉴国外“gap year(间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间里体会生命应该怎样过,再回头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关照。这不仅是对年轻人个体的意义,还有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梁永安认为年轻人可以考虑借鉴国外“gap year(间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 资料图在进行跨文化体验时,有时需要外部资源支持一下,才能拥有前进探索的自由,这就形成了“啃老”一说。就像梵高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画,肆意发掘天赋;巴尔扎克大学毕业之后不愿从商,家人虽不满意但也勉强同意给他三年的生活资金,他才得以坚持写作。此刻的“gap year”并非游手好闲,恰恰相反,是为了更远期的成长性而投资,甚至是对长期发展更有思考、更有规划的体现。澎湃新闻:“啃老”有怎样的适用边界?你强调“有条件”是指怎样的条件?梁永安:“啃老”需要综合看家庭经济能力,以及青年人的未来规划意识、心理成熟度等。如果家庭的经济条件的确并不适合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更迫切需要获得收入,那么“是否啃老”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涉及代际伦理问题、道德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建议年轻人先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开展自我探索。澎湃新闻:你提到允许年轻人“啃老”和自由探索,不仅是对年轻人个体的意义,还有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如何理解?梁永安:从更广阔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看,当前的时代有两重不可避免的趋势,即更加深度的城市化和中产化。一是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转型。从1978年城市人口只占18%,到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城市化将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当下的城市化发展且不再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是向2800多个县城蔓延,可以看到县城的图书馆、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也开始大规模普及,人们的精神需求普遍放大。同时县乡里大量原生的物质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尚缺乏挖掘和转化。比如中西部文创资源非常丰富,大量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资源、古老传统、图案器具等尚未被纵深发掘,其中潜藏很多的创造环境,年轻人只有在大地上先走过、理解过、观察到,才能有所发现。二是中产化,即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的需求从衣食住行的需求向着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转变。社会文明的内在质量正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对现代契约、游戏规则的认知都要有变化,未来所需的人才模式也将不再一样。现代社会的这两大转向里,蕴藏着青年人重新认识世界的契机、创造新生活的契机。如果青年只追求快速安稳、安身立命,过早将自己框住,丧失的可能是历史机遇。我认为不管是时代的资源,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学识、认知资源,都不应该被浪费。利用好天分与学识,把握创造性空间,是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对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也会有长远影响。梁永安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 资料图澎湃新闻:毕业先“啃老两三年”的说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求学就业、买房安身、结婚生子的常规“社会时钟”,也与中国传统的“孩子成年就自力更生养活自己、赡养父母”的代际模式有冲突性,如何让父母理解“啃老”这件事?梁永安:其实何时求学、就业、买房安身、结婚生子的“社会时钟”,也来自既定的文化建构。我相信未来将是更具流动性的文化创造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将越发差异化,不会再像过去那么标准化、板块化。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更需要每个人发展文化个性,看到远方即将发生的变化。两代人代际之间观念难以调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主要因为父母辈与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存在根本差异,如同农耕时代与航海时代的两种模式的碰撞。上一代父母是较为偏向农耕社会的文化心理,渴望平稳安定,很多父辈对子女的期待停留在“安身”上,希望让孩子在诸多不确定中找到坐标,早日获得稳定工作、买房结婚生活,风调雨顺过一生。从数据统计来看,中国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仅为27岁,比很多发达国家的青年都早10年左右。但这样的快速安定,可能跟社会发展下一步对年轻人的期待和必然出现的新型人才模式错位。我非常建议父母在有条件支持孩子的情况下,应该先谨慎考虑往哪个方向去给孩子投入:是为了此刻的安身,还是为孩子未来十年后的发展而投资?用于买房安身的这笔宝贵资金,是否还有更加能发挥价值的地方?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更偏向航海时代的思考方式。他们实际上算是“现代中国成长的第一代人”,处在时代交替之中,年轻人需要出海探索未知,发掘创造力,实现自我的精神成长、建立对世界更广的理解。两代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根源上的差异,但在代际维度上又贴得很紧密。因此难免会有不理解和摩擦。我认为当代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作为一个很好的港口,用温暖目光看着孩子扬帆远航,但要随时准备好迎接他路上可能遇到的不顺利和波折风浪,帮助他疗伤安歇再出发。父母和孩子最好能保持这样一种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便可以了。澎湃新闻:有人认为“啃老”是逃避工作、延缓进入社会的借口,并指出工作也能帮助年轻人理解世界,无需“gap year”。对此你怎么看?梁永安:不可否认工作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意义的。工作关系不仅是科层制下的一个指令体系,工作过程中跟你相处在一起的群体也是富有差异化的共同体,我们可以在工作相处中体会到人性深处或者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有利于形成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链接能力。此外,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很多难关,也会让年轻人发扬韧性、磨炼坚持力。这些品质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具备的。我建议年轻人可以“啃老三年”的意思,并非拒斥工作,不是说“如果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偏不去,一定要去漫游”。而是不必那么着急地、迫于约定俗成而按部就班地走进工作环境。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可以给自己保留成长探索的时间和可能性,别轻易让自己步入将就的选择。正如我之前也对年轻人提过建议:“一辈子只需要拿一半的时间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澎湃新闻:如果拥有“啃老”条件,你觉得年轻人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哪些事情,能够真正达到探索自己、理解世界的效果?对年轻人的自由探索有何建议吗?梁永安:我想探索过程不单是要有知识与技术的磨炼,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精神力量的成长。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要素来说,我认为最需要的是才华、专业、勇气。一个人一辈子不要轻易放弃寻找自己的才华点。其实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才华,但很多人一辈子没有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才华点,只是缺乏了探索的机会。过去某些社会评价体系可能存在单向度的倾向,导致唯独标准化能力被认可,其他方面的才华得不到重视。但今天的社会是多元的,存在极为广阔的社会分工领域。年轻人更应该抓住机会,别放弃寻找自己的天赋与才华。一个人到底适合什么,必得经历探寻过程。“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将会是一种很尽兴的人生。第二是专业,任何行业都有运作逻辑和系统,投入任一行业都需要长期观察和磨炼基本功。比如深入了解一个地区、一种产业或者行业发展到什么水平。拿当下的城市化背景举例,年轻人完全可以潜下身去,到县乡探索,将原生的县乡遗产文化带到大城市中挪用为新元素;也可以将大城市的社会观察、文化理念等带到县乡,这其中会诞生很多有待打开的全新公益空间,年轻人可以尝试尽兴地参与社会、建立社群联系,将情感、精力释放到劳动实践中。而后会发现,任何专业发展到较高的程度,都是一门艺术,是具有创造性的。第三是勇气。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会发现世界上很多原以为跨不过去的东西其实都可以跨过。你可能也会发现很多人不赞成你,因为你走的路或者价值选择过于独特,甚至让一些人觉得被冒犯。但一个人面对自己独立的选择,要有坚持的勇气。你也将在不断的观看和探索中扩展心理容量,打破一元化的认知,不再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学会接受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一切,理解不赞成我的人。年轻人要学会差异性生存,学会和很多不同的人在一起共生、创造更好的世界。而这首先就要经历很多不同,才能达到如此广阔的心理空间。澎湃新闻:或许花两三年探索世界之后,并未获得大多数人眼中可变现的智识、可量化的“收获”。如何看待这段旅途可能的“无意义”“没结果”?梁永安:即便没有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是阴晴风雨都是所得。从过程哲学上来看,已经足够了。就如“被认识的生活才值得过”,获得的一切都已经在自己心中,追求的从来不是为别人可见的结果。哪怕游历一圈归来,仍住简陋的房子,也没有办法买车,但觉得心理上曾有波折,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
查看全部
《末世超武系统》大小:63.92M版本:v66.8.4.6983 官方安卓版 下载
《残酷的文明竞技场》大小:15.41M版本:v79.4.6.4811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缠娇枝》大小:15.93M版本:v79.4.3.1263 官方安卓版 下载
《暗黑大宋》大小:46.86M版本:v64.7.7.7796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地球球长》大小:45.66M版本:v87.6.5.3169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生存世界的富一代》大小:52.62M版本:v47.8.3.1513 官方安卓版 下载
66
回复(原标题:特朗普扛起"穷台"大任,大陆要确保"利润"入袋)
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公布和中国海警局发布的声明,反映出中国维护自身在南海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志、决心和能力。菲律宾8日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妄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中国外交部已就此召见菲律宾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中国政府10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菲律宾把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非法纳入其海洋区域,严重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对此坚决反对,将继续依法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签署时机有蹊跷菲律宾总统马科斯8日正式签署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并在签署仪式上屡屡提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图源:GJ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阿明看来,用菲律宾国内法超越国际法授权范围、非法限制他国合法权利的行径,本身就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践踏。从时间上看,菲律宾此举酝酿许久,为何选择在此时签署?刘阿明分析,在美国大选结果刚出炉之际推出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暴露菲律宾政府的某种心态。“作为美国的小盟友,马科斯要证明自身在美国战略架构中是有价值的。2022年马科斯上台后,菲美关系发展迅速,但随着特朗普即将第二次入主白宫,菲律宾政界有人担心菲美关系有变。”因此,马科斯此举不乏向下届美国政府“投石问路”、献“投名状”的意图。加剧局势复杂化南海本应是和平、友谊与合作之海,菲律宾打着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旗号,企图为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和行为张目,是非法、无效的。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不可避免加剧南海局势复杂化。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翁诗杰表示,所谓“群岛海道法”不仅可能干扰周边国家正常航运通行,影响东盟地区和平,还可能受到国际海事组织反对。马来西亚前交通部长翁诗杰 图源:GJ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刘阿明指出,马来西亚等绝大多数东盟国家遇到问题更愿意与中国协商对话,毕竟2002年中国就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尽管推进与落实《宣言》的“南海行为准则”至今尚未达成,但各方一直在努力协商。日前印度尼西亚总统访华时,两国就重申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尽快推动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公布和中国海警局发布的声明,反映出中国维护自身在南海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志、决心和能力。中国海警局10日发表声明说,长期以来中国持续、和平、有效地对黄岩岛行使着主权和管辖权。中国海警强调,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加强在黄岩岛领海及相关海域巡航执法,坚决维护有关海域良好秩序,坚决保护有关海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延伸阅读菲律宾此举有何企图?解读来了菲律宾通讯社当地时间11月8日报道,当天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正式签署《菲律宾海洋区法》(以下简称“海区法”)和《菲律宾群岛航道法》(以下简称“海道法”)。这也意味着菲方试图用国内法的形式“固化”其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的行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相关专家表示,“两法”多项条款不仅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而且还试图在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扩权”。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 资料图为迎接“两法”的出台,菲律宾政府还在菲总统府马拉卡南宫进行了一场签署仪式。菲律宾通讯社报道称,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在签署仪式的主旨演讲上多次提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试图为其“两法”的出台“背书”。然而,相关专业人士却认为,“两法”的许多内容已经构成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的公然违背。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律宾目前尚未公布正式的《海区法》和《群岛海道法》文本。中国对南沙群岛主张主权,并由南沙群岛整体主张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从菲律宾目前公布的《海区法》三读稿来看,海区法将属于中国南沙群岛组成部分的岛礁列为其“专属经济区”组成部分,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不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是南海仲裁案,都不应当处理主权问题。三读稿中还宣称“菲专属经济区内建造的全部人工岛屿属于菲政府所有”,结合菲官员的发言,这暴露了将中国的永暑、渚碧和美济等南海岛礁全部都划为菲政府所有的意图。单从法律技术上看,该规定实际也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和第60条的授权。《公约》赋予沿海国对建造、授权和管理建造、操作和使用人工岛屿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从未提及人工岛屿的所有权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问题专家杨霄也认为,菲方在三读稿中宣称“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建造的所有人工岛屿属于菲律宾政府所有”极为荒诞,距离并不是决定权属的依据。此外,菲律宾通讯社的报道称,此次签署的“海道法”指定了“适合外国船舶和飞机持续和快速通行菲律宾群岛水域和领海海上通道和空中航线。”小马科斯在主旨演讲上则表示,通过指定的海上通道,将为船舶和航空运输提供持续、畅通的通行,同时迫使它们遵守航行规则和程序,以及空中飞行安全规则和协议。雷筱璐认为,菲“海道法”指定的航道中没有包括菲群岛水域内所有常用国际航道,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3条第4款“应包括用作通过群岛水域或其上空的国际航行或飞越的航道的所有正常通道”规定,损及其他航运国正当利益。《公约》第53条第9款还规定,群岛国在指定海道时,应向主管国际组织提出建议,以期得到采纳。该组织仅可采纳同群岛国议定的海道。在此以后,群岛国可以对这些海道予以指定。也就是说,菲律宾在指定群岛海道之前应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建议并议定海道,但菲律宾目前尚未完成相应的议定程序。在菲律宾完成上述程序之前,按照《公约》第53条第12款,其他国家仍可在其他用于国际航行的航道中行使航行权利。菲“海道法”指定航道示意图。菲方指定了三条菲群岛水域内国际船舶可以通过的航道(实线部分),而两条常用的国际航道(虚线部分)菲方则认为国际船舶不可使用。杨霄则认为,菲“海道法”所指定海道均紧邻美驻菲军事基地,所有周边国家都有充分理由怀疑菲与其域外盟友勾连,借此监控往来船只,威胁各国航行安全。“海道法”仅规定少数几条通行航路,既损害其他沿海国的通行权利,实际上也在损害菲切身利益。这几条指定海道均临近美驻菲军事基地,菲由此被进一步绑在域外大国推行地缘政治的“战车”上,自身也面临更大安全风险,菲“蹚浑水”得不偿失。一位消息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菲推出“两法”,其本质是用国内法超越国际法授权范围、非法限制他国合法权利,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无约束力。中国船只将继续根据国际法在相关水域和航道通行。相关专家则认为,菲“两法”已经公然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5条“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等规定,“两法”的签署不仅无益于争端解决,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加剧南海紧张。“在当前情况下,南海周边各国都在与中国一道求和平、谋发展。而菲律宾却操弄海洋两法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伙伴进行普遍伤害,制造‘多伤’局面。”杨霄认为,菲方最终签署“两法”,肯定会对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做减法,构成“净减”效果。充分反映了菲对国际法阳奉阴违、借国际法之名扩权谋利,影响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威胁地区和平稳定,必然引发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不满。“对于菲方的不断升级的挑衅举措,中方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采取针对性的反制措施,以维护南海的和平和稳定,”杨霄称。在11月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媒体相关问询时也表示,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非法无效,中方不接受、不承认、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裁决的主张或行动。菲律宾打着落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旗号,企图通过所谓“海洋区域法”给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和行为张目,是非法的、无效的。该法严重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导致南海局势复杂化。菲方依据该法在南海采取任何侵权挑衅行动,中方都将予以坚决应对。
35
回复【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第一时间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示好”后,台湾被曝正考虑进行150亿美元(约合4855.8亿台币)军购,“以表决心”。 英国《金融时报》11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台湾正考虑购买包括“宙斯盾”驱逐舰、F-35战机在内的一大批美制军火,以向美国新政府表明,台湾在“加强自身防御”方面是认真的。 几位熟悉情况的人士说,台湾可能会提出采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舰艇、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E-2D“高级鹰眼”预警机、更多“爱国者”导弹,甚至可能要求购买F-35战机,最后一项将在华盛顿引发争议。 一名前美国政府官员透露:“台湾正在考虑一项方案,以表明他们是认真的。若他们继续下去,他们将会向新任国家安全顾问提出一揽子非常大胆的美国硬件采购计划。” 知情人士透露,台湾可能要求采购多达60架F-35战机、4架E2-D预警机、10艘退役军舰以及400枚“爱国者”导弹,台学者苏紫云预估,这项军购计划价值可能超过150亿美元。 一位台湾高级别安全官员告诉《金融时报》,台湾已经与特朗普团队进行了“非正式讨论”,商讨什么样的一揽子武器计划才能展现台湾投资自我防卫的决心。 这位官员说:“有相当多的军事装备是台军方关注许久却一直未能获得的,因此有很多选择。” 另一位官员说,“宙斯盾”驱逐舰将是首选。不过,也有其他官员和防务专家表示,台湾需要其他更昂贵的武器装备,这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工厂制造的F-35 美媒《国防新闻》 值得一提的,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三番五次“讨要保护费”。他认为,由于美国全部的芯片业务“被抢夺”,且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台湾方面应当向其支付“防务费用”。他还表示,台湾若要美国保护,就应该支付“保护费”。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美政府累计对台军售11次,这个数字远超此前奥巴马执政8年的总和。 从金额上看,特朗普执政4年间累计对台军售约210亿美元。这也让他成为一个任期内,对台军售总额最高的美国总统。2019年8月,他批准的一笔66架F—16V战机买卖,价值高达8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单笔对台军售案。 而拜登政府从2021年8月批准第一批对台军售至今,其对台湾地区出售武器的总金额约达77亿美元。 对于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一事,我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破坏中美关系、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方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说,美国执意“以台制华”“以武助独”,与美方领导人的“不支持台独”表态完全背道而驰,与双方稳定中美关系的努力完全背道而驰。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武装台湾,立即停止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危险行径。中方将予以坚决反制,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一辆大货车撞上一辆粤港澳三地牌照的粉色劳斯莱斯,此事的发展引发持续关注。不少网友质疑此车祸是剧本,有摆拍之嫌。11月12日上午,大货车司机李先生回应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车祸发生之前,他与开劳斯莱斯的女司机及其家人并不相识,车祸是真实发生的。最近因为网友的质疑,他接到了不少网暴电话,“一天接几十个网暴电话,我已经两天没有出门了。”大货车与劳斯莱斯相撞(视频截图)海珠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收集关于该起事故的相关材料和证据,转交给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劳斯莱斯女司机一周涨粉百万11月4日晚,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辆绿色大货车与粉色劳斯莱斯相撞,劳斯莱斯的车牌是广州、香港、澳门的三地车牌,其车头受损,保险杠脱落,而女司机却淡定地站在车前拍照。“改变不了事实,那就坦然接受。”该网友发布视频时写道。由海珠区交警大队出具的该起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当事人A驾驶甲车(货车)由北往东行驶,当事人B驾驶乙车(劳斯莱斯)由南往北行驶,因当事人A实施驾车调头时大意疏忽,没有注意动态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造成相撞事故。货车方负全部责任。事故认定书(视频截图)一时间,不少网友对该起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大货车司机心生同情,担心其收入不足以支付劳斯莱斯的维修费用。11月5日,劳斯莱斯女司机主动发视频,回应网友的热议。女司机表示,对方只有100万的保险,如果定损超过100万,超出的部分她自己会负责。两天后,女司机再次发布视频称,经与大货车司机沟通,她不需要大货车司机赔偿,也不需要走大货车司机的保险赔偿,全部费用由她个人承担,“让他去赔偿的话,他明年的保费会更贵,大货车司机其实也挺不容易。”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劳斯莱斯女司机发布该起车祸的首条视频开始,仅一周时间,其社交账号的粉丝数从最初的3万多飙升至130多万。相关数据显示,从11月5日起,女司机还陆续开了7次直播,每场直播的观看人次均超过了一百万。网友质疑车祸是剧本摆拍车辆被撞,为何不报保险?撞车到底是意外,还是“双方联合炒作摆拍”?一时间,关于该起事故的质疑声铺天盖地。有网友发现,被撞的粉色劳斯莱斯是一辆2010款的古思特,已有15年车龄,市场价七八十万元,原色是黑色,后来车主加了粉色车衣,维修费用不会高达百万元。还有网友查询被撞的劳斯莱斯车牌,却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另有网友将目光投向大货车司机,认为货车司机直播时,设备比较专业,而且旁边有人提词,其直播时身穿的T恤还是名牌,老家有豪宅,其儿子还购买了一辆豪车。还有网友称,大货车司机与劳斯莱斯女司机在此次事故发生之前就认识。关于网传“伪造交通事故博流量”的说法,11月10日,劳斯莱斯女司机朱女士发布澄清视频,其在视频中哽咽说道,车上还有三个孩子和姐姐,她不会拿亲人的生命开玩笑。有关部门也可以前来调查,她将全力配合,并为自己所说的话负法律责任。朱女士的爱人蔡先生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确认,车祸发生时车上有3个孩子和朱女士姐姐共5人,他们与大货车司机李先生并不认识。朱女士回应的同框照片(视频截图)对于网友称劳斯莱斯女司机朱女士和李先生同框的照片,朱女士再次发布视频回应,称照片是去年参加开业典礼时拍的,照片中的男子绝对不是大货车司机李先生。对于其他未回应的质疑,极目新闻记者曾多次尝试联系女司机朱女士及其丈夫,均未获回复。货车司机因网暴两天未出门11月12日上午,大货车司机李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最近几天,因不少网友质疑该起车祸为摆拍,他接到了不少网暴电话:“一天接几十个网暴电话,我已经两天没有出门了,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李先生称,事故是真实发生的。车祸发生之前,他与劳斯莱斯的女司机及其家人不认识,最近几天与对方也没有联系,他正在考虑报警或通过法律途径来应对网暴。“我也联系了交警,希望他们可以把事故路段的监控视频公布出来。”对于老家的豪宅以及儿子购买的豪车,李先生表示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挣来的:“我们都很努力,能得到这些很正常,任何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得到这些东西。”为何有专业的直播设备与场地?李先生称,这起车祸事故受到网络关注后,他看到了网友的质疑,他希望通过直播能回应这些质疑,“人家(朱女士夫妇)那么好,网上那么多人黑他们,其实我是非常感谢他们的。”李先生还称,他身边也有人向他提议,“他们要我借这个流量给自己也涨点粉,以后有利于自己改行或者发展其他的,我觉得这个想法没有错。”其表示,由于他自己不会直播,便向专业做直播的邻居请教,并向邻居借来专业的直播设备:“此前我跟这位邻居很少打交道,他看我手机有点流量,很热心,不仅给我借了直播设备,还让我在他的直播场地直播了两三个小时。”李先生还称,他前后一共开过两次直播,直播收入有两三百元。经历此次网暴之后,李先生坦言,他深感网络的虚假流量已经带偏人性。海珠区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已收集关于该起事故的相关材料和证据,并已转交给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来源:极目新闻)
93
回复弹性垫层是铁路轨道建设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铁路运行的稳定性。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合新铁路(合肥至新沂)建设现场发现,多家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以次充好,违规将“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偷换为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再生胶仿制品”,这些仿冒品性能远低于设计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本应“韧性十足”的弹性垫层 “一割就开” 在铁路建设中,轨道板铺设在路基或桥梁基的底座板上,限位凹槽装置是底座板和轨道板的连接体,弹性垫层是限位凹槽装置的关键材料之一,以其韧性来限制列车高速运行冲击造成的轨道板位移。 在合新铁路多个标段的施工现场,记者暗访发现,已经铺设在限位凹槽装置内的弹性垫层,存在“一割就开”“一扯就断”的不正常现象。中铁七局施工现场:醒目的宣传标语下,记者发现使用的弹性垫层不合格 记者 程子龙 摄 10月26日,记者来到由中铁三局施工的合新铁路站前工程三标段施工现场,在“跨宁洛高速特大桥14”标识位置处,记者随机从限位凹槽中拉出几条刚铺粘好的弹性垫层,用壁纸刀轻轻一割,该弹性垫层就出现很大切口,顺着切口用手拉扯切开部分,小幅拉伸就发生断裂。 随后,记者又来到由中铁七局负责施工的合新铁路站前工程四标段施工现场(点位信息为DK226+130.985 DK226+219.125),用上述办法试验刚铺粘好的弹性垫层,结果都出现“一割就开,一扯就断”的现象。在这个现场能看到“网格化管理,穿透式监督,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的标语。讽刺的是,大量不合格弹性垫层散落在标语附近。 10月29日,记者来到由中铁一局施工的合新铁路站前工程五标段施工现场(合新铁路站前五标定远1号特大桥143#墩西约200米处),采集了一块正在使用的弹性垫层,经与现场施工人员确认,记者所采样的弹性垫层与已铺粘到限位凹槽中的弹性垫层相同。随后记者做拉扯试验发现,这种弹性垫层仍然“一割就开”“一扯就断”。在施工现场,记者发现,已铺粘好的弹性垫层“一割就开”“一扯就断” 记者 程子龙 摄 使用的弹性垫层质量远低于行业标准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那些记者调查发现“一割就开”“一扯就断”的弹性垫层,其原材料主要是“再生胶”,并非铁路行业标准规定要求的“三元乙丙橡胶”;那些弹性垫层是严重不合格产品,根本无法适应列车“高强度、高速度”的运行冲击。 我国铁路建设对弹性垫层质量有着很高要求,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铁路行业标准【《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限位结构弹性垫层》(Q/CR6-2014)】,铁路无砟轨道橡胶弹性缓冲垫层,“弹性垫层原材料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不应采用其他胶种和再生胶。” 同时这个标准对弹性垫层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等13项指标有着严格要求,其中:“拉伸强度(MPa)为≥12”“拉断伸长率为≥250%”。 根据中铁七局的《无砟轨道作业指导书》规定:(限位凹槽装置内的)弹性垫层原材料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不得采用其他胶种和再生胶。 记者将从合新铁路施工现场采集的弹性垫层,送到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送检弹性垫层主要原材料为再生胶,并非是三元乙丙橡胶;其拉伸强度(MPa)仅为1.327,拉断伸长率也仅为101%,远低于标准要求的“≥12”和“≥250%”。 材料“以次充好”埋下安全隐患 用“再生胶”生产的仿制品与用“三元乙丙橡胶”生产的正规弹性垫层虽然外形差距不大,但在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 记者用正品的三元乙丙弹性垫层做切割拉扯实验,明显感觉其回弹性大、变形小,具有较高的拉断伸长率,用壁纸刀也很难割开,即使用很大力气割开,也很难用手撕裂切割部分,更难以将其扯断。 业内人士表示,用“再生胶”生产的仿制品与三元乙丙弹性垫层在价格上相差很大,用“再生胶”生产的仿制品的价格大约为三元乙丙弹性垫层的1/4。 对于施工使用的弹性垫层存在“以次充好”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上述多个标段的施工单位。 中铁七局合新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项目经理部纪工委书记曲伟明向记者表示:“偷不了(工),也减不了(料)。”“进场材料都是经过检验的,原料从哪来,每一颗石子都是要追根溯源的。铁路建设要求很严,而且很苛刻。” 中铁一局合新铁路站前五标项目经理部材料经理韦磊对记者表示:不存在“以次充好”等情况;“我们的材料一批一检,他们(指供货商)检完之后,我们再检。” 中铁三局合新铁路站前三标项目经理部的工程部和安质环保部两位负责人未回应记者的采访。 北京交通大学从事铁道工程研究的专家对记者说,铁路轨道结构中,弹性垫层是限位凹槽装置的关键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列车高速运行的稳定性,如果使用的弹性垫层性能远低于设计要求,必然埋下安全隐患。媒体报道截图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今天在广东珠海开幕,将持续到11月17日。从今天起,航展每天安排约4个小时的飞行表演。航展首日, 我国新型隐形战机歼-35A惊喜亮相。歼-35A一上来就展示了一个筋斗动作。戳视频,看歼-35A惊艳亮相表演绝技↓
78
回复毕业工作、买房安身、结婚生子,传统“社会时钟”将年龄标好了刻度,裹挟着年轻人打卡式步步向前,脱轨或延迟都成为“非常规选择”。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提出“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他表示,“啃老”并非不劳而获、消极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过程。年轻人毕业后无须急于工作,应当趁年轻挖掘兴趣、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即使花两三年探索世界后没有很快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还是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在不少人看来,“啃老”一说推翻了传统社会时钟、打破传统代际模式,也颇有几分理想主义色彩:在诸多人努力追求确定性的时代,却强调保持“不确定性”的意义;在学历挤压、职业焦虑的现状下,毕业即工作并非唯一路径。“到跨文化、跨文明的时空里拓宽生命体验,或许会获得新的自我关照。”“别轻易放弃探索自己的才华点,要努力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不管是时代的资源,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学识、认知资源,都不应该被浪费。”在梁永安眼中,置身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城市化、中产化发展轨迹之下,年轻人积蓄精神力量、拓宽创造空间,将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动能。当下每一个青年的个体选择,终将汇集为河流的形状,成为社会潮涌奔流的方向。这也成为他反复叙说的意义。图为梁永安 资料图【对话梁永安】澎湃新闻:关于“提倡有条件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啃几年老”,可否介绍一下你说的“啃老”是什么含义?这样的建议有什么具体的语境吗?梁永安:关于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这样的话我其实在多个场合提到过不止一次。所谓“啃老”并非指追求安逸、直接躺平、不劳而获。而是建议年轻人在大学刚刚毕业之后,先不着急直接投入工作。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可以给自己两三年时间,慢下来探索自我、理解差异、认识世界,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如此能帮助他们走得更远。在我看来,一个年轻人如果按部就班地从毕业到就业,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缺环”,也就是缺少自我探索阶段。没有走过世界,就没有能力理解世界的广泛和差异性,眼下虽然安稳,但后面会缺失竞争力和生长力。其实这样的建议有一定的语境。按照社会人口统计,现在中国18到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这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理应拥有更高质量、更具创造性的发展。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学历挤压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人选择的质量开始下降,人生的可能性更加逼仄。甚至有不少人觉得毕业后无业会被判定为“失败”,为了逃避“无业焦虑”,有时候会仓促地选择一份工作就起步。但如果将就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年轻人很容易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倦怠。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意识到,目前的工作选择空间只是被前一代人建构出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会分工体系外,还有很多工作选择的“空白”。年轻人应该尽量避免受限于被规定好的狭窄劳动空间,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长点。很多时候,思维的受限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觉得可以考虑借鉴国外“gap year(间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间里体会生命应该怎样过,再回头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关照。这不仅是对年轻人个体的意义,还有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梁永安认为年轻人可以考虑借鉴国外“gap year(间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 资料图在进行跨文化体验时,有时需要外部资源支持一下,才能拥有前进探索的自由,这就形成了“啃老”一说。就像梵高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画,肆意发掘天赋;巴尔扎克大学毕业之后不愿从商,家人虽不满意但也勉强同意给他三年的生活资金,他才得以坚持写作。此刻的“gap year”并非游手好闲,恰恰相反,是为了更远期的成长性而投资,甚至是对长期发展更有思考、更有规划的体现。澎湃新闻:“啃老”有怎样的适用边界?你强调“有条件”是指怎样的条件?梁永安:“啃老”需要综合看家庭经济能力,以及青年人的未来规划意识、心理成熟度等。如果家庭的经济条件的确并不适合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更迫切需要获得收入,那么“是否啃老”已经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涉及代际伦理问题、道德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也会建议年轻人先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开展自我探索。澎湃新闻:你提到允许年轻人“啃老”和自由探索,不仅是对年轻人个体的意义,还有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如何理解?梁永安:从更广阔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看,当前的时代有两重不可避免的趋势,即更加深度的城市化和中产化。一是整个社会的城市化转型。从1978年城市人口只占18%,到202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城市化将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当下的城市化发展且不再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是向2800多个县城蔓延,可以看到县城的图书馆、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也开始大规模普及,人们的精神需求普遍放大。同时县乡里大量原生的物质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尚缺乏挖掘和转化。比如中西部文创资源非常丰富,大量富有民族性的文化资源、古老传统、图案器具等尚未被纵深发掘,其中潜藏很多的创造环境,年轻人只有在大地上先走过、理解过、观察到,才能有所发现。二是中产化,即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的需求从衣食住行的需求向着更高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转变。社会文明的内在质量正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对现代契约、游戏规则的认知都要有变化,未来所需的人才模式也将不再一样。现代社会的这两大转向里,蕴藏着青年人重新认识世界的契机、创造新生活的契机。如果青年只追求快速安稳、安身立命,过早将自己框住,丧失的可能是历史机遇。我认为不管是时代的资源,还是当代年轻人的学识、认知资源,都不应该被浪费。利用好天分与学识,把握创造性空间,是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对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也会有长远影响。梁永安建议年轻人毕业后先啃老几年 资料图澎湃新闻:毕业先“啃老两三年”的说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求学就业、买房安身、结婚生子的常规“社会时钟”,也与中国传统的“孩子成年就自力更生养活自己、赡养父母”的代际模式有冲突性,如何让父母理解“啃老”这件事?梁永安:其实何时求学、就业、买房安身、结婚生子的“社会时钟”,也来自既定的文化建构。我相信未来将是更具流动性的文化创造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将越发差异化,不会再像过去那么标准化、板块化。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更需要每个人发展文化个性,看到远方即将发生的变化。两代人代际之间观念难以调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主要因为父母辈与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存在根本差异,如同农耕时代与航海时代的两种模式的碰撞。上一代父母是较为偏向农耕社会的文化心理,渴望平稳安定,很多父辈对子女的期待停留在“安身”上,希望让孩子在诸多不确定中找到坐标,早日获得稳定工作、买房结婚生活,风调雨顺过一生。从数据统计来看,中国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仅为27岁,比很多发达国家的青年都早10年左右。但这样的快速安定,可能跟社会发展下一步对年轻人的期待和必然出现的新型人才模式错位。我非常建议父母在有条件支持孩子的情况下,应该先谨慎考虑往哪个方向去给孩子投入:是为了此刻的安身,还是为孩子未来十年后的发展而投资?用于买房安身的这笔宝贵资金,是否还有更加能发挥价值的地方?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更偏向航海时代的思考方式。他们实际上算是“现代中国成长的第一代人”,处在时代交替之中,年轻人需要出海探索未知,发掘创造力,实现自我的精神成长、建立对世界更广的理解。两代人的思维方式存在根源上的差异,但在代际维度上又贴得很紧密。因此难免会有不理解和摩擦。我认为当代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作为一个很好的港口,用温暖目光看着孩子扬帆远航,但要随时准备好迎接他路上可能遇到的不顺利和波折风浪,帮助他疗伤安歇再出发。父母和孩子最好能保持这样一种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便可以了。澎湃新闻:有人认为“啃老”是逃避工作、延缓进入社会的借口,并指出工作也能帮助年轻人理解世界,无需“gap year”。对此你怎么看?梁永安:不可否认工作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意义的。工作关系不仅是科层制下的一个指令体系,工作过程中跟你相处在一起的群体也是富有差异化的共同体,我们可以在工作相处中体会到人性深处或者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有利于形成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和链接能力。此外,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很多难关,也会让年轻人发扬韧性、磨炼坚持力。这些品质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具备的。我建议年轻人可以“啃老三年”的意思,并非拒斥工作,不是说“如果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偏不去,一定要去漫游”。而是不必那么着急地、迫于约定俗成而按部就班地走进工作环境。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可以给自己保留成长探索的时间和可能性,别轻易让自己步入将就的选择。正如我之前也对年轻人提过建议:“一辈子只需要拿一半的时间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澎湃新闻:如果拥有“啃老”条件,你觉得年轻人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哪些事情,能够真正达到探索自己、理解世界的效果?对年轻人的自由探索有何建议吗?梁永安:我想探索过程不单是要有知识与技术的磨炼,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精神力量的成长。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要素来说,我认为最需要的是才华、专业、勇气。一个人一辈子不要轻易放弃寻找自己的才华点。其实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才华,但很多人一辈子没有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才华点,只是缺乏了探索的机会。过去某些社会评价体系可能存在单向度的倾向,导致唯独标准化能力被认可,其他方面的才华得不到重视。但今天的社会是多元的,存在极为广阔的社会分工领域。年轻人更应该抓住机会,别放弃寻找自己的天赋与才华。一个人到底适合什么,必得经历探寻过程。“活到自己的天分上去”将会是一种很尽兴的人生。第二是专业,任何行业都有运作逻辑和系统,投入任一行业都需要长期观察和磨炼基本功。比如深入了解一个地区、一种产业或者行业发展到什么水平。拿当下的城市化背景举例,年轻人完全可以潜下身去,到县乡探索,将原生的县乡遗产文化带到大城市中挪用为新元素;也可以将大城市的社会观察、文化理念等带到县乡,这其中会诞生很多有待打开的全新公益空间,年轻人可以尝试尽兴地参与社会、建立社群联系,将情感、精力释放到劳动实践中。而后会发现,任何专业发展到较高的程度,都是一门艺术,是具有创造性的。第三是勇气。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会发现世界上很多原以为跨不过去的东西其实都可以跨过。你可能也会发现很多人不赞成你,因为你走的路或者价值选择过于独特,甚至让一些人觉得被冒犯。但一个人面对自己独立的选择,要有坚持的勇气。你也将在不断的观看和探索中扩展心理容量,打破一元化的认知,不再只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学会接受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一切,理解不赞成我的人。年轻人要学会差异性生存,学会和很多不同的人在一起共生、创造更好的世界。而这首先就要经历很多不同,才能达到如此广阔的心理空间。澎湃新闻:或许花两三年探索世界之后,并未获得大多数人眼中可变现的智识、可量化的“收获”。如何看待这段旅途可能的“无意义”“没结果”?梁永安:即便没有得到太实际的回报,但是阴晴风雨都是所得。从过程哲学上来看,已经足够了。就如“被认识的生活才值得过”,获得的一切都已经在自己心中,追求的从来不是为别人可见的结果。哪怕游历一圈归来,仍住简陋的房子,也没有办法买车,但觉得心理上曾有波折,拥有了不一样的过程,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
“我孩子踩脏了语文老师拖的地板,就被要求脱鞋,语文老师还把鞋扔进垃圾桶。孩子光脚上课,脚冷自己捡鞋子穿上,又被数学老师拎到讲台上扇了20多巴掌,下课后还被老师拽到楼道教训了16分53秒。”11月8日,山东德州王女士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11月10日,记者从校方证实,涉事两名女教师已被学校开除,当地警方已立案调查。老师拖地学生踩脚印家长称女教师责令学生脱鞋扔进垃圾桶35岁的王女士介绍,10月30日下午2点多钟,在德州市天衢新区东城小学二年级就读的7岁半小儿子遭受了语文和数学老师的体罚。“语文老师刚拖了地板,孩子踩了脚印,孩子就用脚背抹鞋印,结果鞋子越刮越脏。语文老师在教室里让我儿子脱鞋,他不脱,她就踹了我儿子一脚,然后让两个同学把我儿子的鞋脱下来,她给扔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还教导同学对我儿子区别对待。”王女士表示:“事发后老师也跟我说了,同学回家也给家长说了,同学家长也告诉我了,家长还给我发了短信,我当时听说后比较着急,就去学校查看了监控。”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王女士内心无法平静,“我在家都没打过孩子。”学生脚冷捡回鞋穿上被班主任拎着衣领揪到讲台当众扇耳光“鞋子被老师丢进垃圾桶,我孩子光脚上了一节课。孩子脚冷,自己在垃圾桶里把鞋子捡回来穿上。随后在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嫌未经老师允许,孩子就穿了鞋,一下揪起我儿子,提溜着到讲台上,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要求我儿子脱鞋,孩子不愿意脱,她直接抽了20多巴掌,孩子是边哭边脱,她让孩子光着脚站在讲台上站了一节课。”女老师拽着孩子将他拖上讲台王女士提供的1分34秒视频显示,穿白衣的数学老师走到教室后排,将王女士的孩子拎着衣领揪到讲台上,多次抓着孩子的衣服让其站好,疑似盯着孩子脚上的鞋子,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随即左右开弓抽打耳光。穿白衣的数学老师将王女士的孩子拎着衣领揪到讲台上王女士表示,语文老师应该是和数学老师有过沟通,数学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下课之后,数学老师又把孩子提溜到楼道里抽脸,还用她的脚踢孩子的脚,来回在那摇孩子。语文老师也过来掐捏我儿子的胳膊,一起教训了16分53秒。我说的这些,我有视频,我都愿负法律责任。”长时间批评不让上课家长称两位女教师被警方传至派出所调查16分53秒的视频显示,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长时间在教室走廊批评王女士的孩子,长时间未让学生上课,期间有其他学生从楼道经过。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长时间在教室走廊批评王女士的孩子“因为俺孩子说了,俺孩子不会撒谎,在教室打的是在教室,在外面(楼道)打的是在外面。”这则视频还显示,王女士质问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老师教育孩子,你们教育老师,你们平时怎么教育老师的?这位校领导回应称,“也教育老师,平时有培训,这是个体个别情况。”王女士解释称11月2日她报警,并和家委会的几位家长,连同学校一位副校长查看的监控。“派出所民警到了之后,我把教室和楼道两段监控都录了视频。我发现在教室里,数学老师打了我儿子20多巴掌,在楼道里,两个老师共同训了16分53秒。这个视频是我录的学校的监控视频,学校有更清晰完整的视频,派出所民警也拷贝走了。”“11月2日没立案,我要求给我出具不予立案的证明,派出所在11月5日让我去做了笔录,才说可以立案,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两位老师采取什么措施。警方说,调查需要等一个月,我有视频,证据充分,为什么要等一个月?昨天(11月7日)派出所传的是班主任,今天(11月8日),是把语文老师也传到派出所了。”学校将老师“一开了之”“校长说‘再闹,你孩子还在这上学吗’”“她们是大人,又是老师,给孩子的压迫感多强啊!”王女士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老师拖地板,孩子并不是故意要踩脚印。“他是个很安静很老实的孩子,我都不敢问孩子,这是同学家长告诉我的。我孩子不笨,学习挺聪明的,现在学校给我孩子做心理辅导。”王女士表示:“这两个老师都是合同工,一出事学校就说都开除了。我也反映到天衢新区教体局,目前也没给我明确答复,然后我又反映到德州市教育局。”“挨打的这是我小儿子,我还有个大儿子读三年级。校长明确说,‘你再闹,你孩子还在这上学吗?’天地良心,我没有要经济赔偿,我只想给我孩子换个更好的学校,我希望转学到市里的学校去,但是学校推三阻四,说只能在天衢新区这一片给办理转学。”王女士直言,这并非老师第一次打孩子,就在事发一周前,数学老师也打过她儿子。“我知道的是,10月22日放学排队出来时,因为孩子说话,她先打过一巴掌,结果又看到我儿子没穿校服,又打了一巴掌。我不同意这样对孩子惩罚,但她说这项惩罚是全体同学都同意的,就是很没有道理。”王女士称,他们夫妻俩都是普通打工者,这两位老师的父母都有背景。属签合同的代课老师“把她们开除了,已不属于咱们学校了”11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德州市天衢新区东城小学,一位校领导证实两名涉事老师已被辞退。“辞退和开除是一样的,他们是代课老师,跟学校签了合同。咱们现在把她们开除了,她们现在已经不属于咱们学校了。”这位校领导表示,体罚孩子的情况现在还在调查当中。记者询问让学生脱鞋光脚罚站,把学生的鞋子扔进垃圾桶等情节是否属实,该校领导回应称:“这个也正在调查。派出所已经来学校调取了监控,已立案了,派出所也正在处理。”对于两位老师以前有无体罚学生的行为,该校领导表示:“这个咱不知道,因为我也是刚到这个学校,有些情况不了解。我们对老师是不停地在进行培训,光培训都有好几次了,其他的老师咱们没发现有(类似行为)。”对于王女士反映涉事老师“一开了之”,校领导回应称,“一直在和学生家长在沟通。她孩子转学,咱们学校是办不了的。”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回应辖区派出所已立案,“该进行调查就调查”记者联系德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答复称:“你先打办公室问一下这个事归谁管。”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学校是归经开区天衢新区教体局管,你打他们电话。如果是体罚学生,那肯定是不对呀,应该是他们在处理这个事。”但记者多次致电天衢新区教体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11月10日,记者联系德州市公安局天衢新区分局袁桥派出所,办案民警表示:“这个立案的情况我们不能给你说。”对于调取学校监控认定涉事老师的行为,民警回应称:“我们的调查工作已经跟当事人说得很明白了,我们该进行调查就调查,有什么情况让当事人和我们联系,要了解情况,让当事人来我们所里了解。”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编辑:应琛版权说明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59
回复#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原标题:成功牵手!国航意向成为C929宽体客机全球首家用户)
48
回复(原标题:特朗普扛起"穷台"大任,大陆要确保"利润"入袋)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美东时间11月11日,比特币价格持续拉升突破8.9万美元关口,直逼9万美元大关口的挑战。与此同时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突破2021年11月所创的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报8.562万美元/枚,最近24小时内,有超17万人爆仓。比特币近期走势“近期走势相对还是比较确定的,在中短期行情走势上,做多是相对比较稳妥的操作。”比特币投资者黎先生对记者表示,之前投入了88万美元,前期出现了一些亏损,不过近三天打出了资金翻倍的收益;而同样行情下,陈女士却在近期的交易中“资产归零”。比特币价格创新高有人“资产翻倍”交易量与行情变化往往呈现同步走势,在比特币上涨之前,最先感知到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最近币圈比较沸腾,我们后台审核人员都是加班加点的审核。”有加密货币交易所后台审核人员对记者表示,从10月中后期开始,不管是开户审核还是交易流水审核,都开始疯狂增多,可能现在的交易量比之前8月翻倍不止。上述交易所人员对记者表示,和股票、基金等投资不同,比特币交易大部分都是杠杆交易,尤其是最近这种行情上涨的时候,大家都会增加杠杆,他所在的平台可以加1-200倍的杠杆。“就我所见的,之前正常行情下,一般投资者加杠杆一般都是20-50倍,但是这两天频繁出现百倍以上的杠杆率,据我们观察,其中不乏爆仓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以加100倍杠杆为例,如果比特币走势和所持仓方向相反,那么仅仅波动1%,那么该投资者就已经爆仓回顾自己的投资历程,黎先生回忆道,自己曾是金融专业出身,在美股和原油期货上有过很好的成绩,然后受同事影响,开始接触比特币交易。“我对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很自信,在今年初的时候,短期看空,坚持了好几个交易日,但随着比特币持续上涨的行情,我基本上一半虚拟货币资产都没了”。黎先生表示,不过,后来随着观点变化,加上一些运气,截至目前,整体还是实现了资产翻倍。黎先生的交易截图“我刚刚开了40倍杠杆的看多合约后,交易平仓之前我连厕所都不敢去,眼睛必须时刻盯着盘面,随时根据盘面走势和自己的判断作出决策。”已经交易比特币超过6年的徐先生对记者表示,比特币交易的波动加杠杆,如果胆子大,一天时间资产翻倍都很正常,自己也曾经一日内资产翻倍,但是,也曾在一周之内把所有资金几乎亏完。需要指出的是,在比特币交易中,与传统股票市场相似,存在做多和做空两种交易方式。此外,比特币做多和做空还分现货交易和合约交易。现货交易是指在交易所以实际价格购买或出售比特币;合约交易是指交易者在交易所以合同价格购买或出售比特币。合约交易支持杠杆交易,交易者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保证金,就可以借入更多资金进行交易。这意味着,交易者可以通过杠杆交易实现更高的收益,但是也承担更高的风险。有人“资产归零”爆仓人数超17万对于近期网上出现的炒比特币“财富自由”的人群,黎先生表示,比特币交易中因为杠杆原因,“财富自由”的情况确实比其他行业容易,但是这往往面临的也是“身价归零”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持续上涨,加密货币近期的持续大涨让部分参与做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Coinglass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内,虚拟货币共有超17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6.51亿美元。比特币最近多次上演“过山车”行情 网络图“普通人玩不了这个,根本接受不了那么大的回撤和波动。”刚刚爆仓的陈女士对记者表示,近半个月,我已经爆仓三次了,每次都觉得,位置已经很合适了,但比特币最近多次上演“过山车”行情,回调和反弹都非常快速,自己很多时候根本没办法快速作出决策。“在这个市场中赚到钱的普通投资者根本没有大家感知到的那么多,都是幸存者偏差而已,我们论坛上经常会发战绩,大都是赚钱的人在说,亏的人都不会说话。”赵女士说,自己从大学开始交易虚拟货币,从入金两千美元,不到十天炒到快一万美元,然后再不断入金,最近由于判断失误,账户上快十万美元全部亏损,资产归零。“我11月8日之前爆仓过两次,都是在做多回调的时候,一共亏损了3万美元多。”另有投资者赵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杠杆比较高,加上短期判断错误,出现了爆仓情况,而由于资金有限,并没有跟上近期的行情。比特币并非面向普通投资者产品投资者需警惕投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短期来看,特朗普交易、货币政策宽松是两大“催化剂”。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支持数字资产,并承诺如果他重返白宫,将推动美国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建立战略性比特币储备,并任命对数字资产友好的监管者。这些政策主张增强了市场对比特币未来发展的信心,预期在更加友好的监管环境下,数字资产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全球主要央行政策转向,流动性的宽松提振风险情绪,也成为加密货币的顺风。而且,市场普遍预测大选后美国或有通胀上升风险,客观上助涨了此轮比特币行情。对于比特币后续走势,分析人士指出,比特币首次接近9万美元,这得益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对数字资产的拥抱,以及美国国会中可能有众多议员支持加密货币的前景提振。“从流动性方面来说,市场还是预期美联储后续还会继续降息。美元流动性宽松也同样利好加密货币。”从这方面来说,比特币市场或许短期还会存在上涨预期。有加密货币研究人员对记者表示,“但比特币不是一个面向普通客户的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品,其市场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需要注意投资风险。”